俄乌之战尚未收尾,但不论此战结果如何,俄罗斯都有可能倒向西方。这是一个可能成立的结论,为什么?
首先是俄罗斯历史上一以贯之的亲西方惯性。
自彼得大帝时代起,俄罗斯就期待于被西方接纳。为此他们始终在不懈努力。彼得的西化改革让俄国军事、文化向欧洲看齐,在维也纳体系中俄国被列为五大国之一,参与欧洲事务。
苏联解体后,俄罗斯又试图全面融入西方,叶利钦时代更是几乎全盘西化。就连普京上台初期,也继续保持向西方靠拢的态度。可见俄罗斯并非自带反西方基因,而是带有西化基因,只是由于反复碰壁之后,才不得不暂时与西方对抗。
其次,从俄乌战争角度来看,无论俄罗斯是输是赢,战略空间都将严重收缩。
如果俄罗斯战败,就不用说了。领土可能丧失,政权可能重构,唯一的生存之道可能就是重新求得西方的承认与合作。
那如果俄取胜呢?许多人认为俄罗斯自此将与西方更加不共戴天。
可是现实是,即使胜利,俄罗斯的代价依然惨重。战争打到现在,俄罗斯的财政收入超过40%用于军费,2024年国防预算已超GDP的6%。外资撤离、资本市场萎缩,民生开支缩水、技术进口断供、能源出口“高换低”。即使获胜,这种窘况也无法迅速扭转,至于战后重建那天价的成本,更是指望不上国际援助,只能独自承担。
这些都意味着,无论输赢,俄罗斯的战略空间都将收缩,更需要长时间的休养生息。
那么可以依赖谁呢?现阶段俄罗斯的支柱产业能源出口高度依赖中国与印度。技术、金融、工业体系也同样如此。许多人会沿着惯性想象为战后俄罗斯将继续极度依赖东方。
然而俄罗斯一向自视为“欧亚大国”,它在心理上从未接受过沦为东方附庸的地位。这种现实上的落差,会使得地缘战略上反客为主担忧的加剧,这是俄罗斯很难接受的。它的传统战略文化始终强调的是大国自主与战略缓冲地带,这是它介入格鲁吉亚、乌克兰、叙利亚的根本出发点。
若是对东方过度依赖,等于放弃战略纵深与多极格局,割舍百年来构筑的大国幻象。
此种情况并非没有先例,二战后的苏联虽与中国曾短暂亲密,但很快因不愿被中国影响而分裂,走向中苏对抗。这说明,即使在被孤立状态下,也不能指望俄罗斯倒向东方。反而更可能感到不安,从而提高戒心。
此种情况下,西方若释放松动信号。比如解除部分制裁、邀请谈判、提出安全架构调整等等。俄罗斯骨子里的重返西方诱因将重新浮现,俄高层进行西方化回调,以摆脱对东方的过度依赖,是很有可能的事。
话说回来,西方有没有可能释放这种信号呢?目前来看当然很困难,但其中有两个关键的变量,就是美国的态度,和西方对中国的态度。
长期以来,美国政界内部对俄罗斯是否值得扶持存在着争议。如拜登派主张长期遏制、削弱俄罗斯,但特朗普是完全不同的。
早在2016年,特朗普团队就爆出过通俄门,引来FBA调查。2018年,特朗普在赫尔辛基峰会在与普京的联合记者会上,公然质疑美国情报机构的结论。美国国内称之为“美总统公开站在敌对国家领导人一边”。当然,他还反复批评北约,威胁撤军,客观上有利于俄罗斯。
2020年任期内,特朗普为逼迫乌克兰调查拜登之子,不惜冻结对乌4亿美元军事援助,引发对他的首次弹劾案。
我们再回忆一下这次特朗普就任前后的言行,“变相助俄”的态度一览无余。纵然现在,普京拒绝了特朗普的橄榄枝,使美国不得不变得强硬一些。也根本无法保证善变特朗普能一以贯之保持这种态度。因为此人本就亲俄,加上其外交政策的极度不稳定性。一旦战争结束,难保美国对俄政策将再次大转弯。
为什么这么说呢?这就是另一个变量,西方对中国的态度。
中美博弈持续激烈,是大众都能看到的现实。中国的持续崛起被视为系统性挑战,此种背景下,西方愿意看到一个越来越强大的中国,与另一个大国俄罗斯联手吗——纵然这个俄罗斯是个跛足的巨人?
要削弱中国,俄罗斯正是个最好的桥头堡。跛足的俄罗斯对西方无法构成足够威胁,却足以在东方牵制中国。在这种这种共同假想敌的框架下面,俄罗斯不是不可以被重新接纳的。回过头说,哪怕是有限度的松动,未必就不能能得到俄罗斯的正面回应。
对西方来说,“两害相权取其轻”,一旦俄乌战争尘埃落定,西方可能会暂时“原谅”俄罗斯,转而共同遏制中国,这是并不困难的选择。历史上,二战后美国迅速扶持昨日的敌人德日为反共桥头堡。冷战时期,尼克松-基辛格组合曾用拉一打二的战略制衡苏联,都是先例。
注意,那可是德日啊,刚刚打得你死我活。它们与英法美的仇恨,岂非比今天的俄罗斯要大得多,可那又如何?
而如今,西方也已经在为战后拉俄做心理准备,如德国马歇尔基金会、兰德公司、布鲁金斯学会等多篇报告都强调:“一味制裁俄罗斯,将促使它更深度依赖中国。”“如果中国是长期对手,俄罗斯就是不稳定变量——我们不能把他们推向彼此。”
2022年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,将中国称为“唯一一个既有意愿又有能力改变国际秩序的国家”,而俄罗斯仅是“直接威胁”。换句话说:中国是长线挑战,俄罗斯是短期麻烦。
即使拜登时期对俄强硬,美国也并未关闭与俄接触渠道,如黑海航运安全、战略稳定谈判。你能说,这不是留着后手吗?
在西方眼中,中俄联手是最不可接受的局面。也正因此,即使现在西方与俄罗斯关系极度紧张,但一旦俄乌战争走向收尾,西方完全可能选择放下仇恨,重新审视与俄罗斯的战略关系。
因此,不论输赢,战后俄罗斯可能倒向西方的说法具有历史与现实逻辑基础。它并非铁律,但确实有概率发生。所以,真正值得警惕的,不是俄罗斯战败,也不是俄罗斯战胜,而是无论结局如何,一个受伤的俄罗斯在舔舐伤口后,重新走回向西而生的老路,这是中国所不能不防的。
股票配资亲身经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