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7月11号,我们看到沪深两市成交量明显放大,但市场出现冲高回落的走势,行情难道要结束吗?
下面我们结合7月11号市场交易的关键数据、场内外最新变化以及市场演绎逻辑,做一些分析和讨论,相信无论对持仓还是场外观望的朋友,都能带来启发和帮助。
首先看成交量,沪深两市全天合计超过17,000亿,达到17,100多亿,较昨日足足增加2000多亿,成交量进一步明显放大。再看市场主要的价值指标,三大指数(上证综指、深成指和创业板指)收盘均实现上涨。此外,沪深300指数、中证2000指数、万得权益指数等其他指数也大多呈现上涨态势。
从收盘情况来看,上证指数、深成指、创业板指和沪深300指数均创下4月初以来的收盘新高,其中上证指数更是刷新了年初以来的收盘新高。
不过,整个市场全天走势普遍呈现冲高回落。以上证指数为例,盘中一度涨超1.3%,但收盘时涨幅仅为0.01%,勉强收红。其他几个指数收盘时的涨幅虽略大于上证指数,但相较于盘中也普遍出现冲高回落,沪深300指数也不例外。
通常而言,当市场成交量放大且出现较长上影线(即冲高回落)时,过往经验往往提示市场可能即将见顶,那么当前市场真的要到顶了吗?
我们接着看全天主力资金流向数据,根据万得资讯、东方财富和新浪财经提供的数据,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出约100亿左右,不同机构统计结果略有差异,有的超过120亿,有的则是八九十亿,我们取公约数,大约在100亿左右。
实际上,最近几个交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金额几乎是最少的。一般来说,若市场处于顶部,确实会出现交易量放大、冲高回落的情况,但真正的市场顶部通常还伴随着另一个重要信号——主力资金大幅净流出。
以当前上证指数在3500点以上的位置、每日成交量达一万六七千亿的水平来看,主力资金净流出需达到八九百亿甚至上千亿,才可能意味着市场即将掉头向下。
因此,结合主力资金流向来看,市场应该仍处于上涨通道中。面对这种快速上涨,尤其是短线急涨,不排除部分资金因恐高而选择落袋为安,这可能是市场背后的主要逻辑。
下面看全天表现出色的行业赛道,以稀土为代表的小金属板块全天依旧表现亮眼,北方稀土继续大幅涨停,中国稀土也接近涨停。这源于7月10号北方稀土发布了强劲的半年报预告,预计扣非净利润增速高达55倍到60倍。此外,北方稀土和中国稀土在7月10号、11号先后宣布从三季度开始提价,这大大推动了市场资金对稀土板块的追捧。
除稀土及稀土永磁材料外,以证券为代表的大金融板块(包括证券和保险)是全天市场上涨的最主要动力。因其权重占比较大,不像稀土板块,公司数量较少且权重占比小,难以单独推动大盘上涨。
在多元金融领域,证券、保险以及跨境支付概念均普遍出现大幅上涨,成为市场上涨的主要引擎。
市场上涨的第二个动力来自软件开发板块,其涨幅在市场中也位居前列。另外,船舶制造板块表现也不错,中国船舶和中国重工在昨晚发布了强劲的半年报预告,利润增长均在百分之百左右,表现较为强劲。
上述是推动市场上涨的主要动力,而上午一度涨幅靠前的银行股在下午纷纷跳水。收盘时,银行股的跌幅在124个行业中排在前6位,股份制银行、城商行、农商行及国有大型银行的跌幅均排名靠前。这或许是因为银行股前期涨幅过大,盘中工农中建等大行均再创历史新高,但实际上银行股利润增长基本并不明显,然而像工商银行年初以来的累计涨幅已超20%,远远跑赢大盘指数,因此不排除部分资金在股价短期大幅急涨后选择落袋为安,这可能是主要原因。
综合量价和资金流向来看,市场行情应该尚未结束。那么后续行情的机会在哪里?从全天涨幅表现来看,以稀土为代表的小金属板块,以及焦煤、玻璃、普通钢材、碳酸锂等大量上游原材料板块,其股价大多仍处于历史底部区域,且相关商品价格近期也出现走出底部的迹象,这些资产有可能接续稀土、光伏等相关资产,迎来新一轮补涨行情,后市应有机会。
此外,以软件开发为代表的高科技板块,从估值角度看仍处于相对较低位置,后市同样存在机会。当然,关于这些表现出色的行业赛道及背后的系统数据,我们将在下一节展开讨论。
免责声明:以上任何内容均来源于市场公开信息,仅供您参考与学习观摩,该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产品的购买、抛售或持有的建议,不作为您做出可投资的依据,您应自主投资决策,自行承担资风险与损失。投资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。
股票配资亲身经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