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网记者 刘慧慧 通讯员 初金一 烟台报道
肺癌是全球发病率、死亡率双高的“沉默杀手”。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,每年全球新发肺癌超220万例,死亡近180万例;我国每年新确诊约82万人,超70%发现时已是中晚期,5年生存率仅19.7%。为何肺癌如此凶险?关键在于早期症状隐蔽,所以做好预防和筛查尤为重要。
在引起肺癌的原因里,吸烟是绝对的“第一元凶”。吸烟直接导致85%的肺癌病例,烟草含70多种致癌物,如尼古丁、苯并芘等,长期损伤肺细胞DNA引发突变。二手烟同样危险,家人被动吸入会使肺癌风险增加30%以上。每天1包烟持续20年(20包年)的人群,肺癌风险是普通人的20倍。环境因素是看不见的“帮凶”。PM2.5、工业废气中的苯、甲醛等长期吸入,会在肺内积累毒性;雾霾天PM2.5浓度每升高10μg/m?,肺癌风险增加8%。石棉、砷、铬等有害物质从业者,如矿山工人、化工厂职工,患癌风险比普通人高3-5倍,需严格做好防护。
遗传基因也是不可忽视的“内在隐患”。家族中有肺癌患者,尤其一级亲属(父母、子女)患病,自身风险比常人高2-3倍。这与遗传易感性相关,但并非必然患病,高危人群更需主动预防。
肺癌早期常被忽视,当出现以下症状持续2周以上,务必及时就医:无诱因干咳、刺激性呛咳,或咳嗽频率、音色改变;痰中带血丝(间断性更需警惕),胸部隐痛、钝痛,与呼吸关联不明显;不明原因体重骤降、长期低热、声音嘶哑(需排除肿瘤压迫喉返神经)。晚期常见呼吸困难(肿瘤堵塞气道)、骨痛(骨转移)等,但此时治疗难度已大幅增加,早期识别是关键!
低剂量螺旋CT是肺癌早筛的利器。普通胸片漏诊率高(仅能发现1cm以上病灶),而低剂量螺旋CT辐射量仅为常规CT的1/5,能精准检出3mm以上小结节,让早期肺癌无处遁形。吸烟≥20年(包括已戒烟但戒烟时间<15年)、长期接触石棉、砷等职业暴露人群、肺癌家族史或慢阻肺、肺纤维化等基础病患者需要每年筛查。
温馨提示:四步走,把肺癌风险降下来
(一)戒烟!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
戒烟5年,肺癌风险可下降39%;戒烟10年,风险接近非吸烟者。建议采用"渐进法":第一周每天少抽2支,配合替代疗法(如嚼口香糖),家人监督能提高3倍成功率。
(二)守护生活环境“净土”
厨房务必安装油烟机,煎炒时提前5分钟开机、起锅后延迟3分钟关闭;雾霾天选N95口罩(注意贴合鼻梁),回家后及时洁面更衣。装修优先选环保材料,新家具通风3-6个月再入住。
(三)吃对食物,给肺“减负”
多摄入抗氧化食物:柑橘、猕猴桃等补充维生素C(每日建议100mg),胡萝卜、菠菜等提供β-胡萝卜素(每日2~6mg)。减少油炸(高温产生丙烯酰胺),每周红肉摄入控制在500g以内。
(四)高危人群定期“肺检”
40岁以上建议每年体检加入肺癌筛查,非高危人群每2-3年做一次低剂量CT。发现肺结节不必恐慌,80%以上是良性,遵循医生建议定期随访即可。
股票配资亲身经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