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的一个深夜,一架美军运输机悄然降落在英国萨福克郡的莱肯希思皇家空军基地。 机上装载的货物非同寻常,数枚B61-12型战术核弹这些当量可调(最小3000吨、最大5万吨TNT)、配备GPS制导尾翼的核弹,能由F-35A隐身战机内置挂载,像“外科手术刀”一样精准摧毁地下指挥所或城市核心区。
这是自2008年美国从英国撤出核武器后,时隔17年首次重新部署。英国政府同步行动,紧急采购了12架可搭载核弹的F-35A战机,并在莱肯希思基地新建加固核储存设施这些设施耗资5000万美元升级,早在2022年美国国会预算中就已埋下伏笔。
北约的核战略正经历冷战后的最大转折 过去美国核弹仅部署在比利时、德国等5个欧洲国家的6个基地,总计约100枚。而此次英国加入核部署链条,将北约的核威慑前线直接推向俄罗斯西部门户。
俄罗斯的反应迅疾而强硬。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公开谴责:“核武器扩散不会让欧洲更安全。 ”俄外交部更警告,若北约触碰加里宁格勒,这块被立陶宛、波兰包围的俄罗斯飞地,俄方将动用“核手段”反击。
加里宁格勒绝非普通领土。俄军在此密集部署伊斯坎德尔-M战术导弹和S-400防空系统,射程覆盖柏林。美军驻欧洲司令多纳休曾扬言要“将其从地图上抹去”,此言彻底激怒莫斯科。 2025年初,俄军向该地区增兵30%,并秘密运输战术核武器。
北约的核布局不止于英国。 2025年2月,北约华盛顿峰会宣布启动冷战后最大核升级计划:
同步展开的是北约“坚定正午”核演习。2023年10月,13国参演部队在意大利至地中海区域演练“核弹从地下库启运→安装战机→模拟打击”全流程。60架军机中,B-52H轰炸机尤其刺眼,它能携带核弹飞行1.6万公里。
乌克兰战场成为核威慑的试验场。波兰亚西翁卡铁路枢纽日夜不息,美制导弹、德国“猎豹”防空系统经火车源源不断运往乌东前线。2025年6月,英国单月向乌克兰输送5000枚导弹,法国则公开招募外籍军团支援乌军。
俄军的反击同样国际化。朝鲜3万精锐部队开赴顿巴斯,老挝表态愿意派兵,哥伦比亚雇佣兵则出现在乌军战壕。战场已成“代理人战争”角斗场:德国防长喊出“杀死俄罗斯人”,俄军无人机则精准炸毁乌后方铁路节点。
欧洲内部裂痕在核阴影下加深。波兰将国防开支猛增至GDP的4%,要求美军永久驻军;法国力推“欧洲核保护伞”计划,却遭德国反对,后者坚持购买美国F-35战机;匈牙利则公开抵制对俄强硬政策,称“北约绑架了欧洲经济”。
尖锐的矛盾聚焦于“红线”。北约声称“不会在乌部署核武器”,但B61-12已抵近俄边境;俄方划出“动用核武”底线,却向白罗斯输送战术核弹双方像在悬崖边蒙眼博弈,而加里宁格勒的导弹发射井,始终对准欧洲心脏。
2025年6月29日,基辅地铁站挤满躲避俄军导弹的平民。而此刻,莱肯希思基地的F-35A飞行员正在进行核打击模拟训练。他们的屏幕坐标上,闪烁着加里宁格勒的军事目标。
股票配资亲身经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