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58年秋天的长沙,发生了一件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怪事。
陆军163医院附近的老百姓每天早上都能看到一个穿着病号服的老头,拎着粪筐到处捡牛马粪,然后送给生产队。这事儿一连搞了好几天,搞得大家都纳闷:这老头是谁啊?
有人忍不住上前问:“大爷,您累不累啊?叫啥名字?”
老头总是笑呵呵地摆摆手:“不累,我就是个当兵的。”
当兵的?生产队的人越想越不对劲,赶紧跑到医院去表扬这个拾粪老人。可医院领导一听就懵了:“我们医院没这个人啊!”
这下可把生产队的人整糊涂了,明明穿的就是医院的病号服,咋会没这个人呢?他们详细描述了老人的长相,医院领导听完脸色大变,赶紧带着他们来到病房。
“就是这个老人吗?”
“对对对,就是他!”
“天哪,他可不是什么拾粪老人,他是开国将军何德全中将啊!”
这话一出,在场的人全都愣住了。开国将军?拾粪?这两个词咋能扯到一块去?
从讨饭娃到彭德怀老班长
说起何德全这个名字,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太熟悉,但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,他可是响当当的人物。更牛的是,他还是彭德怀元帅的老班长!
1897年,何德全出生在湖南长沙县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农家。4岁就没了娘,跟着姐姐到处讨饭吃,这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惨。10岁好不容易上了学,13岁老爹又病死了,只能辍学出去挣钱养家。
15岁那年,为了活命,何德全跑去当兵了。别看他个子不高,身板也瘦,但这小子有股狠劲儿。刚开始被老兵欺负,后来直接跟人干了一架,从此没人敢惹他。
凭着这股子狠劲儿,何德全很快就被提拔成了班长。1924年,部队来了个新兵蛋子,叫彭德怀。这小子也是个硬骨头,不服老兵的欺负,何德全一看就喜欢上了,直接把他调到自己班里。
两个人脾气对路,很快就成了铁哥们。彭德怀还在何德全家里住过十多天,关系那叫一个铁。
投奔红军的坎坷路
1927年,风云突变。何德全奉命去抓共产党,但他心里早就向着共产党了,故意拖拉时间让人家跑路。结果自己反倒被怀疑是“共党嫌疑”,被撤职回家了。
1929年,听说彭德怀闹革命了,何德全那个激动啊!借了两块光洋就要去投奔红军。结果走到半路被国民党抓了,差点掉了脑袋。幸亏认识那个团长,这才捡回一条命。
团长想拉他入伙,何德全嘴上答应,心里早就恶心透了国民党那一套。后来这个团被红军打散了,散兵到处祸害老百姓,何德全看不下去了,冒充“长沙卫戍司令部收枪委员”,收了14支步枪,准备拿去投奔红军。
1930年7月,彭德怀率领红三军团打下长沙,何德全那个高兴劲儿就别提了。赶紧给“老部下”彭德怀写信,说要参加红军。
彭德怀收到信也激动得不行,马上派人把何德全接来。两个老战友见面,那场面别提多感人了。
“老战友,好久不见啊!”
“何兄,你还是那么精神!”
就这样,何德全正式加入了红军,被任命为红三军团第三师特务营排长。他还主动把缴获的14支步枪上交了,彭德怀要给他100光洋奖赏,被他拒绝了。
战场上的硬汉传奇
加入红军后,何德全可没因为是彭德怀的老班长就搞特殊化。他跟着部队南征北战,凭本事一步步往上爬。
第五次反围剿时,何德全已经是十五军团参谋长了。高虎垴战斗打了6天6夜,敌人愣是没前进一步。何德全当时得了疟疾,一会儿冷得发抖,一会儿烧得糊涂,但他就是不下火线。
子弹打光了,他们就用刺刀、石头跟敌人拼命。这一仗打下来,全营都受到了表扬,何德全还得了“英勇指挥”红旗奖状。
长征路上,何德全拖着病体跟大部队走完了两万五千里。抗日战争期间,他率领115师多次重创日军,缴获了大量物资。
1941年调到延安后,何德全觉得自己文化低、年龄大,担心胜任不了作战室主任的工作,主动要求改任兵站部部长。
当时陕北被国民党封锁得死死的,没粮食、没棉衣、没鞋穿。毛主席号召“自己动手,丰衣足食”,搞大生产运动。
何德全二话不说,带头干活。他给自己打了把四斤半重的大锄头,每天天不亮就扛着锄头,哼着抗日歌曲去开荒。几个月下来,开垦了900多亩荒地,秋收时粮食堆得满满的。
不光这样,何德全还跟媳妇一起做布鞋卖钱。晚上在煤油灯下缝缝补补,一双布鞋能卖一斗小米的价钱。一年下来攒了四五担小米钱,除了买材料,剩下的全部上交公家。
毛主席知道后直夸他是劳动模范,必须嘉奖!
铁面无私的严父
1949年长沙和平解放,何德全见到了分别十六七年的儿子何罗生。父子相见,那叫一个激动。
儿子提了个要求,希望老爹给找个好工作。何德全握着儿子的手说:“农业生产也是工作,只是分工不同。你要在农村安心生产,建设好家乡。”
就这一句话,何罗生老老实实在农村干了一辈子,后来还当上了支部书记,带领乡亲们富了起来。
孙子何树根当海军时,多次写信让爷爷找老战友帮忙解决提干问题。何德全回信说:“路要自己走,提干要靠自己,凭关系的事我不干。”
多年后,何罗生回忆起老爹,笑着说:“父亲一辈子就是咯号脾气,没让一个亲朋好友进城享福。”
将军本色不改
1955年,何德全被授予中将军衔,获得二级八一勋章、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。按说这么大的官了,该享享福了吧?
错了!何德全还是那个何德全。衣服破了洞,缝缝补补接着穿。省下来的钱不是给家乡买化肥种子,就是资助烈士孤儿。在他的帮助下,11个孩子成了国家建设的有用人才。
他常说:“过去我这个百姓为了天下百姓的解放而打仗,现在胜利了,我还是一个百姓。”
1958年秋天,何德全旧病复发,住进了163医院。当时国家号召多积肥支援农业,何德全琢磨着医院郊外肯定有不少畜禽粪便,不能浪费了。
于是就有了开头那一幕:每天清晨穿着病号服拾粪送给生产队。
医院新闻干事想采访他,被何德全拒绝了:“解放军为人民服务几十年,谁人不知?为群众做点事是本分,过去是这样,现在是这样,将来也该是这样。捡粪还值得宣传?我看没必要。”
“可您是战功赫赫的将军啊!”
何德全摆摆手:“将军难道不是解放军的一员?连朱总司令都给老乡拾过粪,比起他来,我算啥?”
永远的劳动模范
身体好了以后,何德全还是闲不住,天天劳动。他说:“我劳动惯了,一天不劳动就过不得。”
1961年,何德全靠自己劳动收获了干麦子130斤、豆子60多斤、高粱120斤、南瓜1200多斤。《长沙晚报》记者采访他,对将军勤俭清廉的生活赞不绝口。
1983年3月20日,这位传奇将军在北京病逝,享年86岁。
回头想想,一个开国中将,住院期间还在拾粪支援农业生产,这在今天看来简直不可思议。但这就是何德全,一个永远把自己当成普通百姓的将军。
他用一生诠释了什么叫“为人民服务”,什么叫“本色不改”。在那个特殊的年代,像何德全这样的老一辈革命家还有很多,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:不管地位多高,都不能忘记自己从哪里来,要到哪里去。
你觉得何德全将军拾粪这事儿,在今天还有现实意义吗?欢迎大家聊聊自己的看法。
股票配资亲身经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